2023年4月12日,大直开展了为期45天的“如何开好周会”主题活动,在所属七个部门、两家分所广泛、深入、有效的开展如何开好周会进行专项的规范活动。
周会就是让员工总结上周的工作,准备下周的工作(或者本周), 比如上周的工作上,遇到了什么问题,任务情况完成的怎么样了,本周的任务准备怎么完成,让员工与员工之间有个沟通,员工与经理之间也有个沟通,员工总结完了后,部门负责人再做一个总结,上周整个团队的情况是怎样的,哪些地方需要改进,哪些地方做的好,表扬,鼓励,批评,希望能帮到你。
“如何开展周会”主题活动的主要围绕以下十个方面进行规范,并在此基础上,形成大直知识成果,形成标准化模块,再不断的打磨形成迭带。
1.形成制度:每周七天,不长不短。但从月度任务达成保障角度来说,每周又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时间单元;毕竟,20%以上的时间占比,就决定了每周工作要求都不容有失,尤其是重大指标,单周出现重大亏空,当月基本无力弥补。而周会又是检阅上周核心工作进度及本周工作要点宣贯的重要机会,所以,必须每周都要召开。即便业绩进展顺利,也要居安思危,及时预判并针对性应对,确保把各种风险及时化解。固定时间,固定时长,固定方向,固定目标,固定模板,不得随意取消,周会也不是发挥创新的场所。
2.全员汇报:这里全员汇报主要有如下几层意思,一是所有人都要参与周会,具体看公司惯例【员工基本参加部门级即可,管理层基本要参加多个会议】;二是所有人都需要提交周报,至于在线、邮件还是各类文档看公司惯例;三是所有人都需要汇报,至少有概率,总是当听众甚至观众的人难免有松懈。
3.坚守主题:周会有周会的核心宗旨,有既定的形式及会议主题,不能随意调整或改变,也不能过于发散;有突发重要事项,需要单独解决或拉会。正常情况下,周会主要内容为,重要信息同步(跟部门相关的重要信息)、上周周会遗留问题或重要工作安排推进情况、本周部门工作汇报(工作进展、问题反馈及下周计划、工作思考)及领导总结及工作安排。
4.开出价值:周会不能开成流水账,也不是每次都需要所有人都汇报,周会的核心价值主要体现在两点:其一,核心工作进度把控,确保部门工作都在正常节奏上;其二,市场及竞品动态分析,重大事项分析、定项及方案出具等。每次周会能有效解决一个问题或得到一个重要见解就算是收获满满。
5.严肃认真:周会既然是正式会议,就要有严肃的氛围,严肃的流程,严肃的分析,严肃的结论及严肃的安排。所有人都要正襟危坐,上交手机,合上电脑,严禁随意出入,严禁迟到或早退等;会议主持人严格按会议议程推进,并安排专人做会议记录;要开就要有个正式开的样子,这样大家才会真正重视周会。
6.明确结论:很多会议,或者很多讨论,虽然过程很积极、很热烈,但到最后却没有明确结论或安排;这种会议注定只能流于形式,属于典型的虎头蛇尾。很多企业,经常会出现几年前的问题,开了无数次会要解决,但到现在依然还是问题!为什么?就是因为,问题从没有被认真对待过自然也不可能解决,更不可能根除。有明确的结论及安排,再凭着部门的群策群力,正常情况下,就普通的业务难题而言,基本都是可以解决的。
7.保持简单:周会本身的性质很简单,只是业务阶段会,目标也极其明确,就是为了保障业务的健康推进。所以,周会上所有的事项都是针对解决或明确业务工作本身,不应针对任何人,也只能用正常的业务语言,不能互相攻击,不能借题发挥,不能分帮结派,不能含沙射影,更不能恶语相向。这里还需要特别明确的是,管理者,不能在周会才能发现员工的问题,这只能定位为严重渎职,那管理者平时都在做什么?不看数据吗?所以,那些在周会上当众拿员工业绩差说事的管理者只能定义为心术不正。
8.禁止扯皮:这里主要是三点,不能乱发牢骚,不能归因于其他部门,能正视问题。可以允许业绩差,但不可以找理由,即便是由于三方原因导致,也要拿出翔实数据或具体判断依据,不能所以找借口或托辞,甚至各种牢骚或抱怨。每个人或部门仅可以在周会上反馈个人或本部门的问题。
9.时间管理:周会需严格按流程推进,不得超时,不得随意发挥,遇到重要问题,单独召开专项会。很多管理者完全没有时间概念,两个小时的周会能开成八个小时,最关键的是,开完都不知道开了啥,或解决了什么问题。当然,会议时间也不能随意压缩,两个小时的会只开了20分钟,这样的团队只会越来越散漫。
10.确保落地:会上明确的结论、事项及工作安排都要专人负责跟进后续落地执行情况,否则,会议本身便失去了绝大多数意义上的价值。毕竟,会议开得再好,但会议本身并不创造价值,还得依赖于后续一线的执行或改进情况。其实,所有管理的大忌都是,重要的决策不了了之,这就折损了90%以上的价值。因此,所有会议发出的事项,都需在后续的会议上做出及时汇报,直到问题解决,相关事项才能彻底关闭。
有效管理,从开好每周一次的周会开始。